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一、大腿骨折
大腿骨折(单纯骨折)固定时选用三合板、五合板或木板两块,从伤者患侧腋下至足的外侧长度者一块,从大腿根内侧至脚的内侧长度者一块,并将两块析通知棉衣或布片包裹紧贴皮肤的一面,用绳索、布带半两块分别固定在伤肢内外两侧,再加两块木板分别放在伤肢的前后面也可(见图29)。
二、小腿骨折
取等长的两块木板,内侧一块应从大腿根部至足内侧,另一块应包括大小腿等长的一块,同样用棉花、布条包裹,然后用绷带、绳索、布条固定。无木板时可临时将健下肢当木板与伤下肢捆在一起达到固定的目的。(见图30)。
三、固定注意事项
1.固定应包括上下两关节,以达到制动的目的。
2.有骨突起部分应用棉花、软布垫起,不要使木板与骨突出部直接接触,防止压迫成伤。
3.闭合性骨折有畸形时,应将其拉直,同时固定。
4.开放性骨折时只用净水冲洗伤口,不要把外露骨头复位,只止血包扎固定即可。
5.固定肢体的指(趾)头应暴露在餐,以便观察血循环情况。固定后如伤者肢体出现剧痛、麻木、发白、紫色时应速松绳索,再行适度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