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系钩蚴自皮肤侵入时,刺激局部皮肤发生痒性丘疹(俗称粪毒、粪疙瘩等),以足趾及手指间皮肤柔软处多见,局部有奇痒、红肿及灼痛、有的1-2天转成水泡,约数日内自行消退,亦可因抓痒引起继发感染,此称钩蚴皮炎。当钩蚴到达肺泡时,可引起肺间质和泡点状出血与炎症病变,经数天或十余天自行消退。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明显增高。治疗:于钩蚴侵入皮肤后24小时内,涂敷10%噻苯咪唑混悬液,1天2-3次,连续2-3天并敷以0.1%地塞米松霜。疗效较好,亦可用50-60℃热水反复浸泡15-30分钟,有止痒、消炎及杀钩蚴作用,皮疹严重且较多者则给以口服噻本咪唑,每日50mg/kg,分2~3次服用,疗程5天,休息2天后可重复一疗程。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系钩蚴自皮肤侵入时,刺激局部皮肤发生痒性丘疹(俗称粪毒、粪疙瘩等),以足趾及手指间皮肤柔软处多见,局部有奇痒、红肿及灼痛、有的1-2天转成水泡,约数日内自行消退,亦可因抓痒引起继发感染,此称钩蚴皮炎。当钩蚴到达肺泡时,可引起肺间质和泡点状出血与炎症病变,经数天或十余天自行消退。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明显增高。治疗:于钩蚴侵入皮肤后24小时内,涂敷10%噻苯咪唑混悬液,1天2-3次,连续2-3天并敷以0.1%地塞米松霜。疗效较好,亦可用50-60℃热水反复浸泡15-30分钟,有止痒、消炎及杀钩蚴作用,皮疹严重且较多者则给以口服噻本咪唑,每日50mg/kg,分2~3次服用,疗程5天,休息2天后可重复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