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苦,寒,有小毒。主心腹KT 痛,下部KT 疮,目肿痛。膏,平,有小毒;主皮肤风毒,妇人产后腹痛余疾。
此蛇出晋安,大者三、二围。在地行往不举头者,是真;举头者,非真。形多相似,彼土人以此别之。膏、胆又相乱也。真膏累累如梨豆子相着,他蛇膏皆大如梅、李子。真胆狭长通黑,皮膜极薄,舐之甜苦,摩以注水即沉而不散;其伪者并不尔。此物最难得真,真膏多所入药用,亦云能疗伯牛疾。
〔谨案〕此胆,剔取如米粟,着净水中,浮游水上,过旋行走者为真,多着亦即沉散。其少着径沈者,诸胆血并尔。陶所说真伪正反,今出桂、广以南,高将肉为脍,以为珍味。虽死似鼍,稍截食之。其形似鳢鱼,头若鼍头,尾圆无鳞,或言鳢鱼变为之也。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味甘、苦,寒,有小毒。主心腹KT 痛,下部KT 疮,目肿痛。膏,平,有小毒;主皮肤风毒,妇人产后腹痛余疾。
此蛇出晋安,大者三、二围。在地行往不举头者,是真;举头者,非真。形多相似,彼土人以此别之。膏、胆又相乱也。真膏累累如梨豆子相着,他蛇膏皆大如梅、李子。真胆狭长通黑,皮膜极薄,舐之甜苦,摩以注水即沉而不散;其伪者并不尔。此物最难得真,真膏多所入药用,亦云能疗伯牛疾。
〔谨案〕此胆,剔取如米粟,着净水中,浮游水上,过旋行走者为真,多着亦即沉散。其少着径沈者,诸胆血并尔。陶所说真伪正反,今出桂、广以南,高将肉为脍,以为珍味。虽死似鼍,稍截食之。其形似鳢鱼,头若鼍头,尾圆无鳞,或言鳢鱼变为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