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甘,温,无毒。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胃中伏热,咽干,消渴,及风痹死肌。练之令白。其赤者主恶风痹,久服轻身,不老、延年。一名松膏,一名松肪。生大山山谷。六月采。松实,味苦,无毒温。主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九月采,阴干。松叶,味苦,温。主风湿痹疮气,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松节,温。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松根白皮,主辟谷不饥。
采炼松脂法,并在服食方中,以桑灰汁苦酒煮辄,内寒水中数十过,白滑则可用。其有自流出者,乃胜于凿树及煮膏也。其实不可多得,唯叶止是断谷所宜尔。细切如粟,以水及面饮服之。亦有阴干捣为屑、丸服者。人患恶病,服此无不瘥。比来苦脚弱人,酿松节酒,亦皆愈。松柏皆有脂润,又凌冬不凋,理为佳物,但人多轻忽近易之耳。
〔谨案〕松花,名松黄,拂取似蒲黄,正尔酒服轻身,疗病云胜皮、叶及脂。其子味甚甘,经直云味苦,非也。松取枝烧其上,下承取汁名 ,主牛马疮疥为佳。树皮绿衣名艾纳,合和诸香烧之,其烟团
《本草从新》(公元 1757 年)清.吴仪洛(遵程)着。 十八卷。以《本草备要》为依据,一部分照旧,一部分增改,较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着。四卷。 选择临床常用药 460 种,以药性病情互相阐发,论述扼要。
味苦、甘,温,无毒。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胃中伏热,咽干,消渴,及风痹死肌。练之令白。其赤者主恶风痹,久服轻身,不老、延年。一名松膏,一名松肪。生大山山谷。六月采。松实,味苦,无毒温。主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九月采,阴干。松叶,味苦,温。主风湿痹疮气,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松节,温。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松根白皮,主辟谷不饥。
采炼松脂法,并在服食方中,以桑灰汁苦酒煮辄,内寒水中数十过,白滑则可用。其有自流出者,乃胜于凿树及煮膏也。其实不可多得,唯叶止是断谷所宜尔。细切如粟,以水及面饮服之。亦有阴干捣为屑、丸服者。人患恶病,服此无不瘥。比来苦脚弱人,酿松节酒,亦皆愈。松柏皆有脂润,又凌冬不凋,理为佳物,但人多轻忽近易之耳。
〔谨案〕松花,名松黄,拂取似蒲黄,正尔酒服轻身,疗病云胜皮、叶及脂。其子味甚甘,经直云味苦,非也。松取枝烧其上,下承取汁名 ,主牛马疮疥为佳。树皮绿衣名艾纳,合和诸香烧之,其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