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平,无毒。主骨节热,胫重酸疼。头眩顶重,皮间邪风如蜂螫针刺,鱼子细起,热疮咳嗽,下乳汁。久服令人身轻,益气明目不老。可煮可干。一名漏芦,一名天荠,一名伏猪,一名飞轻,一名伏兔,一名飞雉,一名木禾。生河内川泽。正月采根,七月、八月采花,阴干。
得乌头良,恶麻黄。 处处有。极似苦 ,惟叶下附茎,轻有皮起似箭羽,叶又多刻缺,花紫色。俗方殆无用,而道家服其枝茎,可得长生,又入神枕方。今既别有漏芦,则非此别名尔。
〔谨案〕此有两种∶一是陶证生平泽中者;其生山岗上者,叶颇相似,而无疏缺,且多毛,茎亦无羽,根直下,更无旁枝。生则肉白皮黑,中有黑脉;晒干则黑如玄参。用叶、茎及根,疗疳蚀杀虫,与平泽者俱有验。今俗以马蓟似苦为漏芦,并非是也。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味苦,平,无毒。主骨节热,胫重酸疼。头眩顶重,皮间邪风如蜂螫针刺,鱼子细起,热疮咳嗽,下乳汁。久服令人身轻,益气明目不老。可煮可干。一名漏芦,一名天荠,一名伏猪,一名飞轻,一名伏兔,一名飞雉,一名木禾。生河内川泽。正月采根,七月、八月采花,阴干。
得乌头良,恶麻黄。 处处有。极似苦 ,惟叶下附茎,轻有皮起似箭羽,叶又多刻缺,花紫色。俗方殆无用,而道家服其枝茎,可得长生,又入神枕方。今既别有漏芦,则非此别名尔。
〔谨案〕此有两种∶一是陶证生平泽中者;其生山岗上者,叶颇相似,而无疏缺,且多毛,茎亦无羽,根直下,更无旁枝。生则肉白皮黑,中有黑脉;晒干则黑如玄参。用叶、茎及根,疗疳蚀杀虫,与平泽者俱有验。今俗以马蓟似苦为漏芦,并非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