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味辛,平,无毒。主身痒,火疮,痈伤,白秃,疥瘙,死肌。浸淫在皮肤中。煮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一名石珠,一名青珠。生蜀郡平泽,采无时。
杀锡毒,得水银良,畏乌鸡骨。此即《蜀都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黄环乃是草,苟取名类,而种族为乖。琅亦是昆山上树名,又《九真经》中太丹名也。此石今亦无用,唯以疗手足逆胪目。化丹之事,未的见其术。
〔谨案〕琅 ,乃有数种色,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且琅 五色,其以青者入药为胜,今出 州以西乌白蛮中及于阗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