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辛,苦,微寒,无毒。散瘿破症,平瘰治 。止目睛之夜疼,解香港脚之肿满。
生蜀郡川谷,五月便枯,四月采之,今处处原野有之。高一二尺,其茎微方,叶对节生,似旋覆叶而长大,有细齿。茎端作穗,长一二寸,一穗有子四粒。
目睛疼冷泪,同香附末服。(验方第一。)
赤白带,为末饮下。(第二。)
血崩不止。同上。(第三。)
扑伤金疮,嚼封之。(第四。)
汗瘢白癜,日日煎洗。(第五。)
瘰 马刀,已溃未溃或成漏,水煎服。(第六。)
夜间珠疼连梭骨,同香附、甘草,汤、散均可。(第七。)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辛,苦,微寒,无毒。散瘿破症,平瘰治 。止目睛之夜疼,解香港脚之肿满。
生蜀郡川谷,五月便枯,四月采之,今处处原野有之。高一二尺,其茎微方,叶对节生,似旋覆叶而长大,有细齿。茎端作穗,长一二寸,一穗有子四粒。
目睛疼冷泪,同香附末服。(验方第一。)
赤白带,为末饮下。(第二。)
血崩不止。同上。(第三。)
扑伤金疮,嚼封之。(第四。)
汗瘢白癜,日日煎洗。(第五。)
瘰 马刀,已溃未溃或成漏,水煎服。(第六。)
夜间珠疼连梭骨,同香附、甘草,汤、散均可。(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