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去心,用甘草水浸干。畏真珠、藜芦,得茯苓、冬葵、龙骨良。
苦、辛,微温,无毒。足少阴肾经药也。强志益肾,补精壮阳,除健忘,安魂魄,长肌肉,治奔豚。聪耳明目良剂,通肾安心灵丹。
生泰山及兖州济阴,状似麻黄而青,四月采。苗名小草,古方通用,今医但用远志,罕用小一切痈疽,为末,酒煎澄服,以渣敷之。(验方第一。)
吹乳肿痛。同上。(第二。)
脑风头痛不可忍,以末入鼻中。(第三。)
喉痹作痛,以末吹之出涎。(第四。)
心孔昏塞,多忘,丁酉日密自至市中买远志,着巾角中,末服,勿令人知。(第五。)
赤浊,同甘草、茯神、益智酒丸服。(第六。)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去心,用甘草水浸干。畏真珠、藜芦,得茯苓、冬葵、龙骨良。
苦、辛,微温,无毒。足少阴肾经药也。强志益肾,补精壮阳,除健忘,安魂魄,长肌肉,治奔豚。聪耳明目良剂,通肾安心灵丹。
生泰山及兖州济阴,状似麻黄而青,四月采。苗名小草,古方通用,今医但用远志,罕用小一切痈疽,为末,酒煎澄服,以渣敷之。(验方第一。)
吹乳肿痛。同上。(第二。)
脑风头痛不可忍,以末入鼻中。(第三。)
喉痹作痛,以末吹之出涎。(第四。)
心孔昏塞,多忘,丁酉日密自至市中买远志,着巾角中,末服,勿令人知。(第五。)
赤浊,同甘草、茯神、益智酒丸服。(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