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直肠是乙状结肠的延续,始于第三骶椎水平,呈S形,沿骶曲和尾曲下行,全长约15cm。侧面有三条弯曲,从内面观为横向的皱褶,称为直肠横襞,即Houston瓣(图1.20)。
图1.20直肠及肛管截面观。
直肠壶腹
直肠壶腹指直肠上部。平时,此处无粪便充盈。粪便贮存在乙状结肠,但当粪便到达直肠壶腹中会产生排便冲动。
盆底
直肠下行入盆底。盆底有由扁平的横纹肌组成的提肛肌。
直肠通过盆腔与肛管相接,其形态并非如其名那样垂直,而是直肠与肛管间形成了约90°的角(图1.21)。此角度对于排便控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21肛管直肠角。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直肠是乙状结肠的延续,始于第三骶椎水平,呈S形,沿骶曲和尾曲下行,全长约15cm。侧面有三条弯曲,从内面观为横向的皱褶,称为直肠横襞,即Houston瓣(图1.20)。
图1.20直肠及肛管截面观。
直肠壶腹
直肠壶腹指直肠上部。平时,此处无粪便充盈。粪便贮存在乙状结肠,但当粪便到达直肠壶腹中会产生排便冲动。
盆底
直肠下行入盆底。盆底有由扁平的横纹肌组成的提肛肌。
直肠通过盆腔与肛管相接,其形态并非如其名那样垂直,而是直肠与肛管间形成了约90°的角(图1.21)。此角度对于排便控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21肛管直肠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