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物理诊断学》 七、妇产科超声诊断

    (一)正常子宫

    声象图显示位于充盈的膀胱液性暗区后方,边界整齐,内部为均匀分布的细光点,子宫内膜的回声较强。正常前后径4~5cm,横径5~6cm,长径5.5~6.5cm。(图15-2-5)。

    (二)正常妊娠

    早孕时在B型超声图上显示子宫增大,宫腔内有小的液性暗区为妊娠囊及胚芽,第6周显示胎心,第10周显示胎动,第12周以后显示胎头光环。中、晚期妊娠可显示胎盘及胎儿结构。晚期妊娠可显示胎儿各部位结构,测量胎头径(图15-2-5D)胸腹径,及胸腹内部脏器,胎盘位置及成熟度。胎儿脊柱,观察胎儿的吞咽,呼吸。膀胱充盈与排空及估计羊不量等。

    (三)异常妊娠

    葡萄胎声象图表现为子宫较妊娠周数大,子宫内为密集的强弱不均光点,或有小液性暗区,无胎心及胎儿结构。先兆流产时超声显示妊娠囊停止生长及胎心微弱。异位妊娠时宫腔内无妊娠囊,盆腔可探及混合性包块,伴腹腔出血时腹腔或子宫直肠窝可见液性暗区。中晚期可查出无脑儿、脊柱畸形、脑脊膜膨出、胎儿胸腹水、肾积水、先天性心脏缺陷等畸形。

    (四)妇科疾病

    1.子宫肌瘤:B型超声显示子宫增大,局部或多处向外突出,外形不规则,或子宫肌壁间出现低回声区或增强回声区。(图5-2-5B).

    2.卵巢囊性肿瘤(图15-2-5C)B型超声图显示盆腔囊性肿快,园形或椭园形。壁光带细而整齐,多为浆液性囊腺瘤。囊内有多数浮游光点、光团及明显的乳头状突起应注意乳头状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瘤囊壁较厚,内部多有分隔或多房性。囊性畸胎瘤常见液性暗区中有多数细小光点漂浮,成分层,囊壁光滑,有时囊内可有强回声光团。

    3.卵巢实质性肿瘤:良性肿瘤在声象图上显示轮廓清楚,边界整齐、内部回声分布均匀,无明显衰减,恶性肿瘤常边界不整齐内部回声不均,壁厚,有明显衰减,常伴有腹水。

    4.盆腔积脓或积血:盆腔积脓可显示盆腔内液性暗区,周围有较强回声包绕,边界不整齐,分布于子宫后方或前方。脓液粘稠可在液区内出现散在光点或小光团。盆腔积血多在子宫后方。

    正常子宫声象图

    子宫肌瘤声象图

    卵巢囊肿声象图

    胎头双顶径测量

    图15-2-5A 正常子宫声象图:U子宫,B膀胱

    B 子宫肌瘤声象图:U子宫,M肌瘤,B膀胱

    C 卵巢囊肿声象图:U子宫,C卵巢囊肿,B膀胱

    D 胎头双顶径测量。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作者:
    武之望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本读物,历来称为经典著作,所以书内所用方剂又称为经方。近代著名中医曹颖甫,名 家达,号 拙巢(一八六六一一一九二七),治医专宗张仲景,深研这二部书,以善用经方闻于时。生平医案,曾由其门人姜佐龄辑录为三卷,也附入了自己和同门的个别治验,搜集见闻,发挥心得,逐案说解、阐发,以佐证曹氏辨证施治的确切。通过曹氏审阅后,复逐案加以评语,师生商讨,从实践到理论,相互琢磨,名其书曰《经方实验录》,由千顷堂出版于一九三七年,再版于一九四七年。解放以来,读者对本书的需要仍繁,我们现在重加整理,删去其说解芜冗者,修饰其词句未妥者,仍分上、中、下三卷,共计九十二案,内有十六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民间中医志愿编撰组

    作者:
  • 作者:
    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