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望诊遵经》 五色十法合参

    作者: 汪宏

    望诊之法.五色交错.已述于前.十法合参.当讲于后.盖察其气色.分其生克.固知其病之顺逆.症之从违矣.由是参以浮沉之法.则知其病之表里.参以清浊之法.则知其病之阴阳.参以微甚之法.则知其病之虚实.参以散抟之法.则知其病之远近.参以泽夭之法.则知其病之成败.而又合气色言之.如色赤者.热也.赤而微者.虚热也.赤而甚者.实热也.微赤而浮者.虚热在表也.微赤而沉者.虚热在里也.甚赤而浮者.实热在表也.甚赤而沉者.实热在里也.若更合清浊而言.则知其病之脏腑矣.合散抟而言.则知其病之轻重矣.合泽夭而言.则知其病之吉凶矣.而凡五官六部.与夫四时五色.皆可错综参观.夫如是.病之传变.不亦昭然乎.虽然.病情深奥.望法精微.间有隐于此而显于彼者.其病盖又有遁情焉.故必参伍于脉症.错综于声音.察之至精.问之至确.然后决其病焉可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公元 341? )晋、葛洪(稚川)着。八卷。用简易的处方和易得的药物,在仓促发病时可以应用。经梁.陶弘景增补,金.杨用道又加附方。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