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文堂集验方》 感冒伤风

    作者: 罗浮山人

    〔总论〕凡人坐卧当风.或起居失于衣被.风邪之气.从毛孔鼻中而入.所感者浅.在于经络腠理之间.故身体憎寒壮热.头痛面赤.或四肢逆冷.无汗恶寒.或咳嗽痰稠.鼻塞声重.左脉浮缓.口能知味者是也.宜用紫苏.陈皮.行气轻浮之药发散.若多服姜汤.重被盖覆.风邪入里.反成热咳者有之.宜戒生冷.勿使风邪变成寒中.慎之.

    〔鼻塞咳嗽胸胁吊痛发热口渴〕苏叶.广皮.前胡.葛根.薄荷.(各一钱) 杏仁.姜半夏.炙桑皮.桔梗.(各一钱半) 加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服. 如上攻头痛.鼻塞声重.防风.荆芥穗.(各一钱半) 薄荷.川芎.白芷.细辛.(各一钱) 甘草.(五分) 加葱白三茎.水煎服.

    〔四时感冒风寒〕初起.葱白(连须五茎)生捣.滚酒冲服. 如身痛.头痛.腰脊强.发热不散.不思饮食.羌活.(八分) 川芎.白芷.苍术.生地.黄芩.防风.(各一钱) 细辛.(八分) 加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如恶心.去(黄芩生地.)如有汗.(加白术.去苍术.) 如口渴.加(知母.煨石膏)如两头角痛.及寒热胁痛.加柴胡.如鼻塞.加苏叶葱白. 周身连项脊疼痛.用羌活.能散肌表之寒邪.定痛. 川芎.辛温.能散风寒.治头苍术温散.发汗宽中.止呕吐. 黄芩.苦寒.取其消痰利气.清上焦之火.(欲其上者酒炒.欲其下者生用.) 防风散风邪.治一身之痛. 细辛温散.善祛阴分之寒邪.除阴经之头痛. 以病之轻重.加减服之.无不应手.

    〔身热有汗脉浮咳嗽痰多〕广皮.姜半夏.苏叶.杏仁.(去皮尖)炙桑皮.象贝.(去心)白术.(土炒各一钱.)甘草.(五分)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风热发痒风疹块〕防风.荆芥.(各一钱半) 黄芩.连翘.木通.桔梗.(各一钱)钩煎汤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胡荧
  • 作者:
    唐大烈
  • 作者:
    吴普
  • 作者:
    吴鞠通
  •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邹存检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