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雷公问曰:病有寒热,皆成于外邪乎?岐伯曰:寒热不尽由于外邪也。雷公曰:斯何故欤?岐伯曰:其故在肝,肝喜疏泄,不喜闭藏,肝气郁而不宣,则胆气亦随之而郁,胆木气郁,何以生心火乎。故心之气亦郁也,心气郁则火不遂,其炎上之性何以生脾胃之土乎。土无火养,则土为寒土,无发生之气矣,肺金无土气之生,则其金不刚,安有清肃之气乎。木寡于畏,反克脾胃之土,土欲发舒而不能,土木相刑,彼此相角,作寒作热之病成矣。正未尝有外邪之千,乃五脏之郁气自病,徒攻其寒而热益盛,徒解其热而寒益猛也。雷公曰:合五脏以治之,何如?岐伯曰;舒肝木之郁,诸郁尽舒矣。
陈士铎曰:五郁发寒热,不止木郁也,而.解郁之法独贲于木,以木郁解而金土水火之郁尽解,故解五郁惟尚解木郁也,不必逐经解之。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雷公问曰:病有寒热,皆成于外邪乎?岐伯曰:寒热不尽由于外邪也。雷公曰:斯何故欤?岐伯曰:其故在肝,肝喜疏泄,不喜闭藏,肝气郁而不宣,则胆气亦随之而郁,胆木气郁,何以生心火乎。故心之气亦郁也,心气郁则火不遂,其炎上之性何以生脾胃之土乎。土无火养,则土为寒土,无发生之气矣,肺金无土气之生,则其金不刚,安有清肃之气乎。木寡于畏,反克脾胃之土,土欲发舒而不能,土木相刑,彼此相角,作寒作热之病成矣。正未尝有外邪之千,乃五脏之郁气自病,徒攻其寒而热益盛,徒解其热而寒益猛也。雷公曰:合五脏以治之,何如?岐伯曰;舒肝木之郁,诸郁尽舒矣。
陈士铎曰:五郁发寒热,不止木郁也,而.解郁之法独贲于木,以木郁解而金土水火之郁尽解,故解五郁惟尚解木郁也,不必逐经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