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三才汤

    《温病条辨》卷三:三才汤处方

    人参9克 天冬6克 干地黄15克

    功能主治

    治暑温日久,寝卧不安,不思饮食,元气阴液两伤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1升,浓煎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欲复阴者,加麦冬、五味子;欲复阳者,加茯苓、炙甘草。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清·《医方集解》:三才汤出处

    三才汤,清·《医方集解》。本方载于《医方集解》补养之剂“三才封髓丹”目下,应为金·张从正《儒门事亲》三才丸(治气阴两虚之咳嗽)改为汤剂而来,后为清·名医吴鞠通录于《温病条辨》下焦篇。

    组成

    人参三钱(9克)、天门冬二钱(6克)、干地黄五钱(15克)。

    用法

    水五杯,浓煎两杯,分两次温服。

    功效

    补气养阴生津。

    主治

    主治暑邪久热,元气阴液两伤,寝卧不安,不思饮食,神识不清,舌淡红嫩少苔,脉虚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头痛、口疮、不育症、淋症等。

    1.更年期综合征:本方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6例,与中成药(更年安片)30例为对照,疗程1周,以潮热、汗出、心悸、胸闷、失眠、眩晕、情绪激动、烦躁或抑制等主症改变为主要指标,并做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近期痊愈14例,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近期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中医杂志》2005年第10期)

    2.糖尿病:本方加味制成“消糖片”,治疗糖尿病123例,以口渴、小便频、体倦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及空腹血糖、尿糖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显效42例,好转47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为72.3%。(《中药通报》1987年第11期)

    3.不育症:采用三才汤加味(原方加山药、龟胶、枸杞、淫羊藿、菟丝子、金樱子)治疗不育症患者42例,疗效判定以精液化验2次以上各指标达正常范围、女方受孕者为标准,疗程2~4个月。结果:有效37例,无效5例,有效率88.1%。(《四川中医》1994年第2期)

    方解

    方用人参益心气,天门冬滋阴润肺降火,生地黄滋肾精,心、肺、肾同补。临床应用以气短乏力、精神不振、舌淡有裂纹、苔薄白、脉细为辨证要点。凡热病久入下焦,消烁真阴,必以复阴为主,加麦门冬、五味子;其或元气亦伤,又必兼护其阳,欲复阳者,加茯苓、炙甘草。三才汤两复阴阳,而偏于复阴为多者也。

    现代研究

    临床验案有中医泰斗秦伯未用三才汤治疗巅顶头痛,巅顶正当百会穴为相火旺,循督脉上扰不可辛散,用三才汤加牡蛎、龟板(《中医临证备要》)。临床报道尚有本方治疗巅顶头痛、舌咽肿痛、气淋、口疮、肺癌等个案,属于气阴两虚者。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有抗衰老、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等作用。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虚劳,又用于治疗头痛、脱发、闭经、颞颌关节肿痛、阳痿等病症。

    方歌

    暑邪久热寝难安,神识不清食不甘。宜用三才复气液,天冬干地人参伴。

    摘录清·《医方集解》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人参1钱,白术2钱,黄耆2钱,当归2钱,麦冬2钱,陈皮5分,荆芥1钱。功能主治大补脾胃之气,佐以补血。主痘疮7-8日,脾胃气弱,肝血不生,疮平浆薄,饮食少减。用法用量如痒,加白芷3分,蝉蜕2分;如痘色白而薄,倍加参、耆,1剂而白者不白,......
  • 处方白蒺藜5分,黄柏5分,元参5分,青葙子5分,黄芩5分,赤芍5分,防风5分,知母5分,犀角5分,木贼1钱,蝉蜕1钱,石决明1钱,草决明1钱,归尾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明目退翳,清热养血。主二目昏花,视物不清,......
  •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保真丸处方补骨脂1两(酒炒,研细末),人参1两3钱,茯苓1两,土炒白术1两5钱,炙甘草3钱(上4味以河水6碗,煎浓汁,去滓,和骨脂晒干听用),杜仲1斤(用盐水炒断丝,为细末),川芎8钱,当归1两5钱,酒妙白芍1两,熟地......
  • 处方潞党参2两,车前子1两5钱,怀牛膝(酒浸)2两,天门冬2两,石菖蒲1两,炒远志1两,当归(酒洗)2两,五味子1两,山萸肉2两,怀山药2两,覆盆子1两5钱,杜仲(姜汁炒)2两,巴戟肉2两,赤石脂(另研)1两,地骨皮1两5钱,广木香2两,大......
  • 处方鹿角胶3两,鳔胶(各炒成珠)3两,熟地3两,山药2两,茯苓2两,山萸2两,五味2两,杜仲2两,远志2两,益智仁2两,川楝子2两,巴戟2两,故纸2两,胡芦巴2两,沉香(另为末)5钱。制法上为末,和匀,用苁蓉净肉2两,好酒煮,烂捣如糊,炼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