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隔蒜灸 元戎云。疮疡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内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内。内出之而令外。故经云陷者灸之。丹溪曰。痈疽之发。或因内有积热。或因外寒而郁内热。若于始发之际。外灸以散其毒。治之之早。亦可移重就轻。转深于浅。东垣曰。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以湿纸覆其上。立视纸先干处。即痈头也。取蒜切片如三钱浓。安头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壮换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早觉早灸为上。一日三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过十数日不可灸。若有十数头作一处者。用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烧之。亦能活也。若初发赤肿。中间有一黄粟米头。便用独蒜切去两头。取中间片浓薄。安头上。着艾灸十四壮。多至四十九壮。本事方云。一人四月背疽。治之逾月益甚矣。以艾加疮头。自旦及暮。灸百五十壮。知痛乃已。明日镊去黑痂。脓尽不痛。始别以药敷之。日一易。易时旋去前黑烂。月余乃平。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隔蒜灸 元戎云。疮疡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内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内。内出之而令外。故经云陷者灸之。丹溪曰。痈疽之发。或因内有积热。或因外寒而郁内热。若于始发之际。外灸以散其毒。治之之早。亦可移重就轻。转深于浅。东垣曰。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以湿纸覆其上。立视纸先干处。即痈头也。取蒜切片如三钱浓。安头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壮换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早觉早灸为上。一日三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过十数日不可灸。若有十数头作一处者。用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烧之。亦能活也。若初发赤肿。中间有一黄粟米头。便用独蒜切去两头。取中间片浓薄。安头上。着艾灸十四壮。多至四十九壮。本事方云。一人四月背疽。治之逾月益甚矣。以艾加疮头。自旦及暮。灸百五十壮。知痛乃已。明日镊去黑痂。脓尽不痛。始别以药敷之。日一易。易时旋去前黑烂。月余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