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黑子,痣名也。此肾中浊气混滞于阳,阳气收束,结成黑子,坚而不散。……宜细铜管将痣套入孔内,捻六、七转,令痣入管,一拔便去。有痣浮浅不能拔者,用针挑损痣上,搽冰蛳散少许,糊纸盖之,三日自脱,或灰米膏点之亦可,落后珍珠散干掺生皮而愈。忌酱、醋无斑。
灰米膏
用成块火灰碱水调稠,将白川米插入灰内,留半米在外,片时许,候米熟用米点痣上可落矣。
冰蛳散(见瘰 门)
珍珠散(见下疳门)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黑子,痣名也。此肾中浊气混滞于阳,阳气收束,结成黑子,坚而不散。……宜细铜管将痣套入孔内,捻六、七转,令痣入管,一拔便去。有痣浮浅不能拔者,用针挑损痣上,搽冰蛳散少许,糊纸盖之,三日自脱,或灰米膏点之亦可,落后珍珠散干掺生皮而愈。忌酱、醋无斑。
灰米膏
用成块火灰碱水调稠,将白川米插入灰内,留半米在外,片时许,候米熟用米点痣上可落矣。
冰蛳散(见瘰 门)
珍珠散(见下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