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科心法要诀》 胎疮

    疮始发头眉间,胎中血热受风缠,干痒白屑湿淫水,热极红晕类火丹。

    【注】此证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奶癣。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系干 ;有误用烫洗,皮肤起粟,搔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 。俱服消风导赤汤,干者抹润肌膏;湿者用嫩黄柏头末,与滑石等分撒之。脓痂过浓,再以润肌膏润之。又有热极皮肤火热,红晕成片,游走状如火丹,治法不宜收敛,只宜外发,宜服五福化毒丹,亦以润肌膏抹之;痒甚者,俱用乌云膏搽之。乳母俱忌河海鱼腥、鸡、鹅、辛辣、动风、发物,缓缓自效。

    消风导赤汤

    生地 赤茯苓(各一钱) 牛蒡(炒,研) 白鲜皮 金银花 南薄荷叶 木通(各八分)黄连(酒炒) 甘草(生,各三分)

    灯心五十寸,水煎,徐徐服。

    【方歌】消风导赤医胎 ,疏风清热蒡黄连,白鲜生地赤苓薄,银花灯草木通甘。

    乌云膏

    松香末(二两) 硫黄末(一两)

    研匀,香油拌如糊,摊南青布上少半指浓,卷成条,线扎之,再用香油泡一日,取出刮去余油,以火点着一头,下用粗碗接之,布灰陆续剪去,取所滴药油,浸冷水内一宿,出火毒抹用。

    【方歌】乌云膏搽胎 疮,油拌松香末硫黄,布摊卷扎香油泡,火燃去灰用油良。

    润肌膏(见头部白屑风)

    五福化毒丹(见赤游丹毒)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罗浮山人
  • 作者:
    汪宏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