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科心法要诀》 时毒

    时毒初发类伤寒,漫肿无头在项间,因感四时不正气,治分壮弱疏解痊。

    【注】此证初起,状类伤寒,憎寒发热,令人恍惚不宁,肢体酸疼,或兼咽痛,一二日间,发于项腮、颔颐,作肿无头,渐渐 赤疼痛,或似结核有根,漫肿色赤,俱由感冒四时不正邪气,客于经络,酿结而成,非发于病后之颐毒也。惟在医者,精察疮色,辨别虚实。治法须宜疏解,不可骤用寒凉,致毒不外发,而内攻咽喉者险矣。初服荆防败毒散汗之,其肿不消者,宜服连翘消毒饮;肿仍不消,脓势将成,壮者宜服透脓散,弱者宜服托里透脓汤,外敷二味拔毒散,脓熟针之。溃按痈疽溃疡门治法。

    时毒图(图缺)

    荆防败毒散(见项部脑疽)

    连翘消毒饮(见背部酒毒发)

    透脓散(见肿疡门)

    托里透脓汤(见头部侵脑疽)

    二味拔毒散(见肿疡门)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吴师机
  • 作者:
  • 作者:
    汪绮石
  • 作者:
    薛己
  • 作者:
    薛己
  •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作者:
    张介宾
  • 作者:
    张介宾
  •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作者:
    林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