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传心疽(图缺)
是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生于胁下京门带脉二穴之次.痛痒彻心.如针刺之痛渐溃至脐者死.初肿胁痛不能转动.面垢.百节骨痛.痛则连心.故名传心疽是也.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着。二卷。上集论带下、血崩、调经等 38 症,41 方;下集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 40 症,42 方。
《妇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二十四卷。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总共 260 余论。论后有附方及医案。
传心疽(图缺)
是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生于胁下京门带脉二穴之次.痛痒彻心.如针刺之痛渐溃至脐者死.初肿胁痛不能转动.面垢.百节骨痛.痛则连心.故名传心疽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