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法则无他审症先,阴阳两症必须参,五善七恶休咎定,明哲先当仔细观。
夫病分内外,审症宜详,病由脏腑经络而发,痈疽亦自脏腑而成,内症必先察其表里,外症亦当审其阴阳,审症既确,施治自易。痈疽阳症之形,发为红肿,大烧大热,头尖色赤,病者时畏寒热,口干发渴,不思饮食,只喜茶水,此阳症也。阴症色青,不烧不热,不红不肿,患者饮食不多,精神犹畅。此阴症也,又有阴症似阳者,患部先红而犹赤,时烧时退,或有或无,疼痛不堪,口中焦渴,人多眩晕,此阳症兼阴也。如患者周身寒冷, 汗淋漓,疮头丰满,色多黑赤,头尖体圆,此阴症兼阳也。欲治外症,无他妙法,当先辨其阴阳,次当详其五善、七恶。五善者,一声音洪亮,二精神舒展,三疮形阳症红紫,阴症赤白,四饮食无减,五静睡不烦,此善症也,若得一、二善者,所患虽重,亦自无虞。七恶者,一声音沉滞,二坐卧难安,三头多眩闷,四阳带黑赤,阴带红紫,五瘀血时流,六周身寒冷,七人多恍惚,此七恶见其一、二者,皆不可救药。业此者审察宜详,不可 忽大意。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法则无他审症先,阴阳两症必须参,五善七恶休咎定,明哲先当仔细观。
夫病分内外,审症宜详,病由脏腑经络而发,痈疽亦自脏腑而成,内症必先察其表里,外症亦当审其阴阳,审症既确,施治自易。痈疽阳症之形,发为红肿,大烧大热,头尖色赤,病者时畏寒热,口干发渴,不思饮食,只喜茶水,此阳症也。阴症色青,不烧不热,不红不肿,患者饮食不多,精神犹畅。此阴症也,又有阴症似阳者,患部先红而犹赤,时烧时退,或有或无,疼痛不堪,口中焦渴,人多眩晕,此阳症兼阴也。如患者周身寒冷, 汗淋漓,疮头丰满,色多黑赤,头尖体圆,此阴症兼阳也。欲治外症,无他妙法,当先辨其阴阳,次当详其五善、七恶。五善者,一声音洪亮,二精神舒展,三疮形阳症红紫,阴症赤白,四饮食无减,五静睡不烦,此善症也,若得一、二善者,所患虽重,亦自无虞。七恶者,一声音沉滞,二坐卧难安,三头多眩闷,四阳带黑赤,阴带红紫,五瘀血时流,六周身寒冷,七人多恍惚,此七恶见其一、二者,皆不可救药。业此者审察宜详,不可 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