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外科全生集》 悬痈

    患者肛门前、阴根后,两相交界之处。初起细粒,渐如莲子大,数日后如桃李大,俗呼偷粪老鼠。溃经走泄,即成漏生管。漏久成怯。怯症人患此,乃催命鬼也。诸漏可医,独此难治,治则漏管愈大,致成海底漏不救。在于未成脓时,用生甘草、制军各三钱,酒煎空心服,一剂即愈。如成脓,以醒消丸愈之。倘患色白者,小金丹愈之。

    马曰∶此漏亦有治法,不杂内症者可治。如见咳嗽发热,则不治矣。

    又曰∶熟军、醒消、小金诸方,见阴虚咳嗽 不可投。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罗浮山人
  • 作者:
    汪宏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