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一切冷气不和,及本脏膀胱气攻冲疼痛,大治妇人产前产后,腹痛,胎不安,或血刺者,兼能治血脏宿冷,百骨节倦疼,肌瘦,怯弱,伤劳带癖,服久尽除,但妇人一切疾病,最宜服之。
川芎 当归 枳壳(去白,麸炒) 浓朴(去白,姜汁炙) 官桂(去皮) 干姜(炮)芍药 木香 青橘皮(去白) 神曲(炒) 麦 (炒) 人参 蓬莪术(醋浸一宿,焙) 舶上茴香(炒) 荆三棱(炮) 苦楝子 茯苓(去皮,各一两) 干地黄(一两 大黄半两,二味酌用) 诃子(半两,去核
上二十味,同杵为末,每有患者三平钱,常服之,只须用二钱,用大葱白二寸分中擘破用清水一盏,同煎至七分,然后入盐半钱,和滓热服,至方内诃子大黄二味,或有用者,或有不用者,盖相度病状可入即入,不可入即不必入。盖此二味多不全用,若须入大黄,即服时不须更入盐也。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治一切冷气不和,及本脏膀胱气攻冲疼痛,大治妇人产前产后,腹痛,胎不安,或血刺者,兼能治血脏宿冷,百骨节倦疼,肌瘦,怯弱,伤劳带癖,服久尽除,但妇人一切疾病,最宜服之。
川芎 当归 枳壳(去白,麸炒) 浓朴(去白,姜汁炙) 官桂(去皮) 干姜(炮)芍药 木香 青橘皮(去白) 神曲(炒) 麦 (炒) 人参 蓬莪术(醋浸一宿,焙) 舶上茴香(炒) 荆三棱(炮) 苦楝子 茯苓(去皮,各一两) 干地黄(一两 大黄半两,二味酌用) 诃子(半两,去核
上二十味,同杵为末,每有患者三平钱,常服之,只须用二钱,用大葱白二寸分中擘破用清水一盏,同煎至七分,然后入盐半钱,和滓热服,至方内诃子大黄二味,或有用者,或有不用者,盖相度病状可入即入,不可入即不必入。盖此二味多不全用,若须入大黄,即服时不须更入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