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夫天行病,阴气少,阳气多,故身热而烦,其毒瓦斯在于心腑而烦者,则令人闷而欲呕,若其人胃内有燥粪而烦者,则谬语,时绕脐痛,腹满,皆当察其证候也。(出第九卷中)
文仲疗天行表里虚烦不可攻者。但当与竹叶汤方。
竹叶(二把) 石膏(碎,绵裹一升) 麦门冬(去心一升) 半夏(半升洗) 人参 甘草(各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一升,煮米熟去之,分五服。呕者与橘皮汤。汤方在上呕 篇中。不愈者重作此,宫泰数用甚效。若伤寒后虚烦,亦宜服此方,是仲景方。忌羊肉、海藻、菘菜、饧。
又疗虚烦不可攻方。
青竹茹(二升)
上一味,以水四升,煎至三升,去滓,分温五服,徐徐服之。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病源》夫天行病,阴气少,阳气多,故身热而烦,其毒瓦斯在于心腑而烦者,则令人闷而欲呕,若其人胃内有燥粪而烦者,则谬语,时绕脐痛,腹满,皆当察其证候也。(出第九卷中)
文仲疗天行表里虚烦不可攻者。但当与竹叶汤方。
竹叶(二把) 石膏(碎,绵裹一升) 麦门冬(去心一升) 半夏(半升洗) 人参 甘草(各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一升,煮米熟去之,分五服。呕者与橘皮汤。汤方在上呕 篇中。不愈者重作此,宫泰数用甚效。若伤寒后虚烦,亦宜服此方,是仲景方。忌羊肉、海藻、菘菜、饧。
又疗虚烦不可攻方。
青竹茹(二升)
上一味,以水四升,煎至三升,去滓,分温五服,徐徐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