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金 六十八岁 癸酉三月二十日 旧有痰饮,或发呕吐,仍系痰饮见证,医者不识,乃用苦寒坚阴,无怪乎无可存之物矣。议食入则吐,是无火例。
淡吴萸(五钱) 生苡仁(六钱) 干姜(五钱) 姜汁(每次冲三匙) 半夏(八钱) 广皮(三钱)
五水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一帖。
二十三日 前方业已见效,但脉迟紧,与通养胃阳。
淡吴萸(三钱) 生姜(五片) 苡仁(三钱) 人参(钱半) 茯苓(二钱) 半夏(三钱)
不拘帖。
□
恒氏 二十七岁 初因大惊,肝气厥逆,呕吐频仍。复因误补,大呕不止,呕急避人以剪刀自刎。渐即米粒不下,体瘦如柴,奄奄一息。仍不时干呕,四肢如冰,脉弦如丝而劲,与乌梅丸法。
川椒炭(四钱) 黄芩炭(一钱) 姜汁(三匙,冲) 半夏(四钱) 雅连(二钱,姜汁炒)乌梅肉(五钱) 辽参(三钱) 吴萸(三钱) 云苓块(五钱)
服二帖而进米饮,四帖而食粥,七帖全愈,后以两和肝胃到底而大安。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金 六十八岁 癸酉三月二十日 旧有痰饮,或发呕吐,仍系痰饮见证,医者不识,乃用苦寒坚阴,无怪乎无可存之物矣。议食入则吐,是无火例。
淡吴萸(五钱) 生苡仁(六钱) 干姜(五钱) 姜汁(每次冲三匙) 半夏(八钱) 广皮(三钱)
五水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一帖。
二十三日 前方业已见效,但脉迟紧,与通养胃阳。
淡吴萸(三钱) 生姜(五片) 苡仁(三钱) 人参(钱半) 茯苓(二钱) 半夏(三钱)
不拘帖。
□
恒氏 二十七岁 初因大惊,肝气厥逆,呕吐频仍。复因误补,大呕不止,呕急避人以剪刀自刎。渐即米粒不下,体瘦如柴,奄奄一息。仍不时干呕,四肢如冰,脉弦如丝而劲,与乌梅丸法。
川椒炭(四钱) 黄芩炭(一钱) 姜汁(三匙,冲) 半夏(四钱) 雅连(二钱,姜汁炒)乌梅肉(五钱) 辽参(三钱) 吴萸(三钱) 云苓块(五钱)
服二帖而进米饮,四帖而食粥,七帖全愈,后以两和肝胃到底而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