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脉∶寸口脉数而虚,肺痿也。
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过度,重亡津液,便如烂瓜,下如豕脂,小便数而不渴。渴者自愈,欲饮水者欲瘥,此由肺。多唾涎沫而无脓血者,肺痿也。有汗出恶风、咳嗽短气、鼻塞项强、胸胀胁满,久而不瘥,已成肺痿也。
□
肺痿者,久嗽不已,无脓血也。
薏苡散治肺痿咳嗽,其症辟辟燥咳,胸隐隐而痛,肺弱无力。
当归 白芍(酒炒) 黄芩 人参(去芦) 五味子 黄 (蜜炙) 麦门冬(去心) 桑白皮 百部薏苡仁(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胸前有孔,常出血水者,谓之心漏也。
鹿子丸治胸前有孔,兼治腰痛。
嫩鹿茸(去毛,酥炙微黄) 大附子(泡去皮脐) 盐花(各等分)
上为末,枣肉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好酒送下。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脉∶寸口脉数而虚,肺痿也。
肺痿之候,久嗽不已,汗出过度,重亡津液,便如烂瓜,下如豕脂,小便数而不渴。渴者自愈,欲饮水者欲瘥,此由肺。多唾涎沫而无脓血者,肺痿也。有汗出恶风、咳嗽短气、鼻塞项强、胸胀胁满,久而不瘥,已成肺痿也。
□
肺痿者,久嗽不已,无脓血也。
薏苡散治肺痿咳嗽,其症辟辟燥咳,胸隐隐而痛,肺弱无力。
当归 白芍(酒炒) 黄芩 人参(去芦) 五味子 黄 (蜜炙) 麦门冬(去心) 桑白皮 百部薏苡仁(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
胸前有孔,常出血水者,谓之心漏也。
鹿子丸治胸前有孔,兼治腰痛。
嫩鹿茸(去毛,酥炙微黄) 大附子(泡去皮脐) 盐花(各等分)
上为末,枣肉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好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