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平微寒,味甘。阳也。无毒。
《本草》云∶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溺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
《本经》云∶涩可去脱而固气。
成无己云∶龙骨、牡蛎、铅丹,皆收敛神气以镇惊。凡用,烧通赤为粉。畏石膏。
《珍》云∶固大肠脱。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气平微寒,味甘。阳也。无毒。
《本草》云∶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汗出,夜卧自惊。恚怒伏气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止汗,缩小便,溺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
《本经》云∶涩可去脱而固气。
成无己云∶龙骨、牡蛎、铅丹,皆收敛神气以镇惊。凡用,烧通赤为粉。畏石膏。
《珍》云∶固大肠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