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撮要》 常山

    作者: 陈其瑞

    味苦.入手太阴足阳明经.功专劫痰截疟.得知母、贝母、草果治诸疟.得丹砂能劫痰疟.得槟榔、草果治瘴疟.得甘草治肺疟.得豆豉、乌梅、竹叶治肾疟.得小麦、淡竹叶治温疟.得黄连治久疟.得云母、龙骨治牝疟独寒.得麻黄、甘草、牡蛎治牡疟独热.得甘草则吐.得大黄则利.若酒浸蒸或炒用则不吐.茎叶名蜀漆.功用略同.惟味辛.生用性升.炒黑则缓.栝蒌为使.忌葱茗.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