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汗、吐、下、和,乃治疗之四法。经曰∶在上者涌之,其高者因而越之,故古人治病,用吐法者最多。朱丹溪曰∶吐中就有发散之义。张子和曰∶诸汗法古方多有之,惟以吐发汗者,世罕知之。今人医疗,惟用汗、下、和,而吐法绝置不用,可见时师之缺略。特补涌吐一门,方药虽简,而法不可废也。若丹溪用四物、四君引吐,又治小便不通,亦用吐法,是又在用者之圆神矣。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汗、吐、下、和,乃治疗之四法。经曰∶在上者涌之,其高者因而越之,故古人治病,用吐法者最多。朱丹溪曰∶吐中就有发散之义。张子和曰∶诸汗法古方多有之,惟以吐发汗者,世罕知之。今人医疗,惟用汗、下、和,而吐法绝置不用,可见时师之缺略。特补涌吐一门,方药虽简,而法不可废也。若丹溪用四物、四君引吐,又治小便不通,亦用吐法,是又在用者之圆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