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撮要》 五味子

    作者: 陈其瑞

    味酸.兼咸苦甘辛.入手太阴足少阴经.功专敛肺经浮游之火.归肾藏散失之元.得半夏治痰.得阿胶定喘.得吴茱萸治五更肾泄.瞳子散大.咳嗽初起.脉数有实火者忌用.入滋补药蜜浸蒸.入劳嗽药生用槌碎核.若风寒在肺宜南产者.苁蓉为使.恶葳蕤.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