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解利四时伤寒,头痛壮热,项背拘急,骨节烦疼,憎寒恶风,肢体困倦,便赤涩,呕逆烦渴;或伤风感寒,头痛体热,鼻塞声重,咳嗽痰涎;及山岚瘴 潮热往来;及疗五劳七伤,中脘气滞,心腹痞闷,停痰呕逆,冷气奔冲,攻 人血气撮痛,经候不调,并宜服之。
贝母(去心) 白茯苓(焙) 半夏(煮,各一两) 枳壳(去瓤,炒,二两半) 苍朮(浸一(各二两) 川芎 芦) 麻黄(去根、节,
上件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通口稍热服。身体倦怠,加 乌梅一个,咳嗽加枣二枚,同煎,不拘时。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解利四时伤寒,头痛壮热,项背拘急,骨节烦疼,憎寒恶风,肢体困倦,便赤涩,呕逆烦渴;或伤风感寒,头痛体热,鼻塞声重,咳嗽痰涎;及山岚瘴 潮热往来;及疗五劳七伤,中脘气滞,心腹痞闷,停痰呕逆,冷气奔冲,攻 人血气撮痛,经候不调,并宜服之。
贝母(去心) 白茯苓(焙) 半夏(煮,各一两) 枳壳(去瓤,炒,二两半) 苍朮(浸一(各二两) 川芎 芦) 麻黄(去根、节,
上件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通口稍热服。身体倦怠,加 乌梅一个,咳嗽加枣二枚,同煎,不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