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用要赤肥并不蛀者.以新汲水浸一宿.用铜刀削去粗皮.以酥反复炙透.槌去子弦用.每荚一两.用酥五钱.又有蜜炙酥炙绞汁烧灰之异.各依方法.)
【气味】
辛咸温有小毒.
【主治】
皂荚属金.入手太阴阳明之经.金胜木.燥胜风.故兼入足厥阴治风木之病.其味辛而性燥.气浮而散.吹之导之.则通上下诸窍.服之则治风湿痰喘肿满杀虫.涂之则散肿消毒.搜风治疮.
【恶】(麦门冬)
【畏】(空青 人参 苦参) 伏(丹砂 粉霜 硫黄 砂)
【子】
(拣取圆满坚硬不蛀者.以瓶煮熟.剥去硬皮一重.取向里白肉两片去黄.以铜刀切晒用.其黄消人肾气.)
辛温无毒.
炒舂去赤皮.以水浸软.煮熟糖渍食之.疏导五脏风热壅.核中白肉.入治肺药.核中黄心嚼食.治膈痰吞酸.仁和血润肠.治风热大肠虚秘.瘰 肿毒疮癣.又核烧存性.治大便燥结.其性得湿则滑.滑则燥结自通也.
【刺】
(一名天丁.)
米醋熬嫩刺作煎.涂疮癣有奇效.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胎衣不下.杀虫.但皂荚刺能引诸药性上行.治上焦病.又能引至痈疽溃处更验.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凡用要赤肥并不蛀者.以新汲水浸一宿.用铜刀削去粗皮.以酥反复炙透.槌去子弦用.每荚一两.用酥五钱.又有蜜炙酥炙绞汁烧灰之异.各依方法.)
【气味】
辛咸温有小毒.
【主治】
皂荚属金.入手太阴阳明之经.金胜木.燥胜风.故兼入足厥阴治风木之病.其味辛而性燥.气浮而散.吹之导之.则通上下诸窍.服之则治风湿痰喘肿满杀虫.涂之则散肿消毒.搜风治疮.
【恶】(麦门冬)
【畏】(空青 人参 苦参) 伏(丹砂 粉霜 硫黄 砂)
【子】
(拣取圆满坚硬不蛀者.以瓶煮熟.剥去硬皮一重.取向里白肉两片去黄.以铜刀切晒用.其黄消人肾气.)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炒舂去赤皮.以水浸软.煮熟糖渍食之.疏导五脏风热壅.核中白肉.入治肺药.核中黄心嚼食.治膈痰吞酸.仁和血润肠.治风热大肠虚秘.瘰 肿毒疮癣.又核烧存性.治大便燥结.其性得湿则滑.滑则燥结自通也.
【刺】
(一名天丁.)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米醋熬嫩刺作煎.涂疮癣有奇效.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胎衣不下.杀虫.但皂荚刺能引诸药性上行.治上焦病.又能引至痈疽溃处更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