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阿氏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阿氏蒿拼音注音ā Shì Hāo来源

    菊科阿氏蒿Artemisia adamsii Bess.,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内蒙古。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健胃。主治肺炎,胃炎,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

    用法用量

    配方用,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标准藏药》:阿氏蒿拼音注音ā Shì Hāo别名

    藏药名:堪巴色保

    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ADAMSII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阿氏蒿Artemisia adamsii Besser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花期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晾干水气,切段,揉搓出香气,阴干,干燥。

    性状

    本品长短不等。茎圆柱形,长2~10cm,直径1~3mm,红棕色,中空,具纵棱,有稀疏白色柔毛。叶片皱缩,浅绿灰色,叶背灰白色,完整叶羽状深裂,两面具白色绒毛,叶柄长0.5~1.0cm。头状花序球形,直径约3mm,黄色,排列成伞房状,花管状,总苞膜质,2列,绿色。质脆,易折断。气微香,味苦。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炮制

    除去杂质。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肺炎,胃炎,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等。

    用法用量

    3~9g。

    摘录《标准藏药》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甲皮(《四川中药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广西药植名录》)......
  • 《中国药典》:刺五加英文名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人参拼音注音Cì Rén Shēn别名刺参、东北刺人参来源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Echinopanax elatus Nakai,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春季采,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滋补强壮,解热,镇咳,调整血压。用......
  • 拼音注音Cì Nán Shé Ténɡ别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春、秋割取地上茎,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河边、石坡上。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浙江等地......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参拼音注音Cì Shēn别名刺仙茅、川参来源川续断科刺参属植物大花刺参Morina bulleyana Forr.,以根入药。秋冬采集,切片晒干或鲜用。除前种外,尚有细叶刺参Morina delavayi F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