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肛门有虫者。由胃弱肠虚。而蛲虫下乘之也。肛门为大肠之候。蛲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门溢
治肛门痒。或出脓血。有虫傍生孔窍内。蜣螂丸方。
蜣螂(七枚五月五日收去足翅微炙捣末)新牛粪(半两)好肥羊肉(一两炒令香)上件药。都捣如膏。丸如莲子大。炙令热。以新绵薄裹。纳下部中。半日。少吃饭即大便中虫俱出。三五度即永瘥。
又方。
白蒺藜(半两微炒)硫黄(一两细研)猪牙皂荚(一两烧灰)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硫黄同研令匀。用葱薤汁和丸。如莲子大。以绵裹一丸。纳下部中。日二三易。
雄黄(半两)胡粉(半两)上件药。细研。以枣肉和丸。如莲子大。以绵裹一丸。纳下部中。日再易之。
治下部痒如虫行方。
朱砂(一分细研)白矾(一两烧灰)芎上件药。捣罗为末。每用绵裹一钱。纳下部中。日再易之。
死蛇(一条如指粗者)上掘地作坑。置蛇于中烧之。取有孔板覆坑上。坐熏之。其虫尽出。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夫肛门有虫者。由胃弱肠虚。而蛲虫下乘之也。肛门为大肠之候。蛲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门溢
治肛门痒。或出脓血。有虫傍生孔窍内。蜣螂丸方。
蜣螂(七枚五月五日收去足翅微炙捣末)新牛粪(半两)好肥羊肉(一两炒令香)上件药。都捣如膏。丸如莲子大。炙令热。以新绵薄裹。纳下部中。半日。少吃饭即大便中虫俱出。三五度即永瘥。
又方。
白蒺藜(半两微炒)硫黄(一两细研)猪牙皂荚(一两烧灰)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硫黄同研令匀。用葱薤汁和丸。如莲子大。以绵裹一丸。纳下部中。日二三易。
又方。
雄黄(半两)胡粉(半两)上件药。细研。以枣肉和丸。如莲子大。以绵裹一丸。纳下部中。日再易之。
治下部痒如虫行方。
朱砂(一分细研)白矾(一两烧灰)芎上件药。捣罗为末。每用绵裹一钱。纳下部中。日再易之。
又方。
死蛇(一条如指粗者)上掘地作坑。置蛇于中烧之。取有孔板覆坑上。坐熏之。其虫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