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黄者,头痛口苦,舌根干黑,喘息不调,鼻中血出,心神烦乱,作怅望之声,小便赤色如红花汁。若眼不能开者,难治。烙耳尖上五分及耳前五分、头两角太阳穴、百会穴、玉枕、心俞二穴、足阳明二穴及手足心。
治黄,生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一两)犀角屑(一分)黄芩(一分)竹茹(一分)麦门冬(一分去心)上件药,捣筛为散。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分为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黄者,头痛口苦,舌根干黑,喘息不调,鼻中血出,心神烦乱,作怅望之声,小便赤色如红花汁。若眼不能开者,难治。烙耳尖上五分及耳前五分、头两角太阳穴、百会穴、玉枕、心俞二穴、足阳明二穴及手足心。
治黄,生地黄散方。
生干地黄(一两)犀角屑(一分)黄芩(一分)竹茹(一分)麦门冬(一分去心)上件药,捣筛为散。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分为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