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黑疸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黑疽之状,若小腹满,身体尽黄,额上皮黑,足下热,大便黑是也。夫黄胆、酒疸、女劳疸,久久多变为黑疸也。

    治黑疸,身体及大便正黑,赤小豆散方。

    赤小豆(三十粒)赤茯苓(一分)瓜蒂(一钱半)雄黄(一钱细研)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女萎(一两)上件药,四味,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水一大盏,煮小豆、茯苓至五分,去滓,空心调下散药一钱。须臾当吐则愈;如人行三、二里未吐,即再服。

    治黑疸,身体间黑,小便赤涩,茵陈丸方。

    茵陈(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白术(一两)半夏(三分汤洗七遍,去滑)赤茯麸炒微黄)甜葶苈(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水下十丸,

    治黑疸,多死,宜急治方。

    生土瓜根(一斤)上捣绞取汁六合。顿服。当有黄水随小便出,如未出,即更服。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龚廷贤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东轩居士
  •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