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谷疸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谷疸之状,食毕即头眩心忪,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阳明病,脉迟,食难,因饱,饱则发烦,目眩者,必小便难,此欲为谷疸。虽下之,其腹必满,其脉迟者是也。

    治谷疸及黄胆,茵陈散方。

    茵陈(二两)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栀子仁(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治谷疸,唇口先黄,腹胀气急,宜服此方。

    郁金(一两)牛胆(一枚干者)麝香(半钱细研)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半钱。

    治谷疸,食毕即头眩,心怫郁不安而发黄,因大饥后大食,胃气冲熏所致,宜服此

    方。

    苦参(三两锉)龙胆(一两去芦头)牛胆(一枚干者)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生麦门冬汁下十丸,日三、四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柯琴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