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消渴后成水病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五脏六腑皆有津液。若腑脏因虚。而生热气。则津液竭。故渴也。夫渴数饮水。其人必眩。背寒而呕者。因利虚故也。诊其脉滑甚。为喜渴。其病变成痈疽。或为水病也。

    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紫苏散方。

    紫苏茎叶(一两)桑根白皮(一两锉)赤茯苓(一两)羚羊角屑(三分)槟榔(三分)木香汤浸去皮微炒)候温服。

    治消渴后。头面脚膝浮肿。胃虚不能下食。心胸不利。或时吐逆。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两)紫苏子(一两)白术(一两)前胡(一两去芦头)人参(一两去芦头)陈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治消渴后成水病。面目身体浮肿。升麻散方。

    川升麻(一两)栝蒌根(一两半)赤茯苓(一两)麦门冬(二两去心焙)桑根白皮(二两锉)青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一钱。日三四服。

    治消渴后。四肢虚肿。小便不利。人参散方。

    人参(三分去芦头)猪苓(三分去黑皮)木通(一两锉)黄连(一两去须)麦门冬〔一(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一钱。日三四服。

    治消渴。已觉津液耗竭。身体。浮气如水病者。汉防己丸方。

    汉防己(三分)猪苓(三分去黑皮)栝蒌根(一两)赤茯苓(一两)桑根白皮(一两半锉)白术炒)甜葶苈(一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水下三十丸。

    治消渴后。成水病浮肿方。

    甜葶苈(一两隔纸炒令紫色)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栝蒌根(一两)汉防己(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煎赤茯苓汤下三十丸。

    日三四服。

    治消渴后。变成水气。令作小便出方。

    萝卜子(三两炒令黄)紫苏子(二两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煎桑根白皮汤。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刘松峰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叶霖
  • 作者:
    郭士遂
  • 作者:
    陈士铎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自2003年开展以来,各地积极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指导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深入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我局对各示范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规律性经验和规范性做法进行提炼、整理,起草制定了《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参考使用。在试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联 系 人:严华国 吴 迪

    联系电话:010-65914966 65930672(传真)

    二○○九年八月五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