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疟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疟者。夏伤于暑。其病。秋则寒甚。冬则寒轻。春则恶风。夏则多汗者。然其蓄作有时。以疟之始发。先起于毫毛。呻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疼痛。寒去则外内皆热。头痛。

    如渴则寒外皆于皮之以以隔

    治疟。积年不瘥者。宜服知母饮子方。

    知母(半两)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恒山(一两锉)乌梅肉(七枚微炒)豉心(一百粒)粳米(一百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半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服半两。以童子小便一中盏。浸一宿。五更初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临发前再服。以利为度。每日发与不发。皆得服之。待遇发后。即得吃食。

    又方。

    恒山(半两锉)甘草(二两生用)川大黄(半两)桂心(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温服。欲发前再服。

    治疟久不瘥。虎头骨丸方。

    虎头骨(二两涂酥炙微黄)朱砂(半两细研)恒山(一两锉)甘草〔一两(半)锉生用〕牡蛎(二两微炒)附子(两锉碎微炒)桃仁(三十枚汤上件药。捣罗为末。研入朱砂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发前。以桃符汤下十丸。

    治疟。或发或歇久不瘥。乌梅丸方。

    乌梅肉(二七枚)恒山(三两末)香豉(二两)桃仁(四十九枚汤浸去皮尖双仁)上件药。都捣如泥。以少许蜜。和捣二三百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疟。连年不瘥。服三七日定瘥。蜀漆丸方。

    蜀漆(一两)乌梅肉(一两微炒)石膏(二两细研水飞过)知母〔二(一)两〕白薇(一两)甘草升麻(一两)葳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温酒下二十丸。日三服。

    又方。

    鲮鲤甲(二七枚炙黄)鳖甲(一两生用)乌贼鱼骨(一两)附子(一分生用去皮脐)上件药。细锉。以酒三盏浸一宿。发前。温酒顿饮之。一日断食。

    又方。

    朱砂(一分细研)恒山末(三分)上件药。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于发日平明。以温水下五丸。至夜然后食之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庞安石
  • 作者:
    郑寿全,字钦安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吴坤安
  • 作者:
    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作者: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