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服乳石人香港脚发动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乳石之性。坚刚猛烈。服饵之后。恒在肠胃者。人因虚而服之。复补养过度。使脏腑痞塞或

    治服乳石太多。致脏腑充实。又酒面热毒过度。致令香港脚壅塞。心神烦热。口干

    闷乱。咽喉犀角屑(一两)川升麻(三分)玄参(一两去芦头)木香(半两)葳蕤(三分)麦门冬(一榔(一两)紫苏茎叶(一两)黄芩(三分)荠(三分)吴蓝(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淡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

    治因服乳石。致脏腑壅滞。及香港脚欲发。或憎寒壮热。头痛心烦。眼目昏闷。头

    旋欲吐。不柴胡(一两去苗)葛根(半两锉)赤茯苓(半两)麦门冬(三分去心)石膏(二两)葳蕤(犀角屑(一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豉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

    治服乳石。补养过度。饮酒食肉。热面太多。致香港脚发盛。攻心。烦热躁渴闷乱

    。神思恍惚大青(三分)犀角屑(三分)玄参(三分)黄芩(三分)麦门冬(三分去心)川升麻(三分)两麸炒微黄去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淡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

    治服乳石。致脏腑壅滞。发香港脚肿满。四肢烦疼。口干心躁。夜卧恍惚。宜服槟

    榔散方。

    槟榔(一两)桑根白皮(一两)茯神(三分)地骨皮(三分)黄连(三分去须)葳蕤(三分)麻(三分)犀角屑(一两)赤芍药(半两锉)黄(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服乳石。三焦壅盛。香港脚忽发。心中躁闷。肢节疼痛。口干头痛。宜服子芩散方

    子芩(三分)葛根(三分锉)木通(一两锉)紫苏茎叶(一两)川升麻(三分)赤茯苓(一门冬(一两去心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治服乳石气壅。致香港脚发盛。心躁烦闷。头痛咽干。不能饮食。宜服石膏散方。

    石膏(一两)犀角屑(半两)玄参(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根白皮(一两锉)川升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服乳石。壅毒瓦斯盛。令香港脚发动。心神躁热。口干头痛。脚膝烦疼。宜服吴蓝

    散方。

    吴蓝(一两)独活(三分)地骨皮(三分)川升麻(三分)赤茯苓(三分)紫雪(二两)石锉)犀角屑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五分。青竹茹一分。煎至六分。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