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香港脚呕逆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香港脚呕逆者。由风湿毒瓦斯。攻于脾胃故也。脾为受盛之府。胃为水谷之海。今脾胃虚弱。

    治香港脚烦闷呕逆。心胸壅闷。不能下食。半夏散方。

    半夏(三分汤浸七遍去滑)赤茯苓(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紫苏茎叶〔一两(半)〕前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淡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

    治香港脚。发动呕逆。胸中满闷。不下饮食。宜服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两去皮)吴茱萸(一分汤浸七遍焙干微炒)紫苏茎叶(一两)半夏(三分汤洗七(一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治香港脚呕逆。心乱不能下食。人参散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赤茯苓(一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一两)麦门冬(一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治香港脚。心胸妨闷。呕逆不能下食。宜服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皮(一两)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一两)桂苏茎叶(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治香港脚。心胸痰壅。呕逆不欲饮食。宜服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两)半夏(三分汤洗七遍去滑)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前胡(一两去芦头)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治香港脚。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下饮食。宜服紫苏散方。

    紫苏茎叶(一两)诃黎勒皮(一两)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三分去芦头)半夏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又方。

    人参(一两去芦头)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紫苏茎叶(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又方。

    麦门冬(二两去心焙)人参(一两去芦头)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羚羊角屑(一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又方。

    樟木(一两涂生姜汁炙令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