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太平圣惠方》 治悬壅肿诸方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夫悬壅者。为音声之关也。喉咙者。气之所上下也。五脏六腑。若有伏热。上冲于咽喉。

    治悬壅肿痛。不下饮食。宜服玄参散方。

    玄参(一两)川升麻(半两)射干(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放温。时时含咽。

    治悬壅肿痛。硼砂散方。

    硼砂(半两)马牙硝(半两)滑石(半两)寒水石(半两)龙脑〔半(三)钱〕白矾(三钱)上件药。研令极细。每服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半钱。

    治悬壅肿痛。咽喉不利。胸中烦热。宜服此方。

    射干(一两)玄参(半两)川升麻(半两)白矾(半两)白药(半两)黄药(半两)天竹黄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小弹子大。不计时候。以绵裹

    又方。

    射干(半两)木鳖子(一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悬壅肿痛。咽中生垂肉及舌肿方。

    干姜(炮裂锉)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上件药。等分。捣细罗为散。先开口。以铁针刺破。血出后。用药少许涂之。神效。若痒时

    治悬壅垂长。咽中妨闷。白矾散方。

    白矾(一两烧灰)盐花(一两)上件药。同细研为散。以箸头。点在悬壅上。瘥。

    治悬壅肿胀疼痛。铅霜散方。

    铅霜(一分)甘草(一分半生半熟捣罗为末)上件药。都研为散。每服。以绵裹半钱。含咽津。即瘥。

    治悬壅卒肿方。

    砂(半钱)上以绵裹。细细含咽津。即瘥。

    治悬壅肿。及咽喉内有息肉方。

    上以羊蹄草煮汁。热含冷吐。良。

    治悬壅肿。卒长数寸。喉咙内食物不下方。

    上以绵裹箸头。盐揩之。如此二七遍效。

更多中医书籍
  •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作者:
  • 作者:
    凌晓五
  • 作者:
    不详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者:
    龚庆宣
  • 作者:
    张振鉴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