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肉∶食之入山,虎见有畏,辟三十六种精魅。〔嘉〕
(二)又,眼睛∶主疟病,辟恶,小儿热、惊悸。〔嘉〕
(三)胆∶主小儿疳痢,惊神不安,研水服之。〔嘉〕
(四)骨∶煮汤浴,去骨节风毒。〔嘉〕
(五)又,主腰膝急疼,煮作汤浴之。或和醋浸亦良。主筋骨风急痛,胫骨尤妙。〔证〕
(六)又,小儿初生,取骨煎汤浴,其孩子长大无病。〔证〕
(七)又,和通草煮汁,空腹服半升。覆盖卧少时,汗即出。治筋骨节急痛。切忌热食,损齿。小儿齿生未足,不可与食,恐齿不生。〔证〕
(八)又,正月勿食虎肉。〔证〕
(九)膏∶内下部,治五痔下血。〔嘉〕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一)肉∶食之入山,虎见有畏,辟三十六种精魅。〔嘉〕
(二)又,眼睛∶主疟病,辟恶,小儿热、惊悸。〔嘉〕
(三)胆∶主小儿疳痢,惊神不安,研水服之。〔嘉〕
(四)骨∶煮汤浴,去骨节风毒。〔嘉〕
(五)又,主腰膝急疼,煮作汤浴之。或和醋浸亦良。主筋骨风急痛,胫骨尤妙。〔证〕
(六)又,小儿初生,取骨煎汤浴,其孩子长大无病。〔证〕
(七)又,和通草煮汁,空腹服半升。覆盖卧少时,汗即出。治筋骨节急痛。切忌热食,损齿。小儿齿生未足,不可与食,恐齿不生。〔证〕
(八)又,正月勿食虎肉。〔证〕
(九)膏∶内下部,治五痔下血。〔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