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熊脂∶微寒,甘滑。冬中凝白时取之,作生,无以偕也。脂入拔白发膏中用,极良。脂与猪脂相和燃灯,烟入人目中,令失光明。缘熊脂烟损人眼光。〔证〕
(二)肉∶平,味甘,无毒。主风痹筋骨不仁。若腹中有积聚寒热者,食熊肉永不除差。〔证〕
(三)其骨煮汤浴之,主历节风,亦主小儿客忤。〔证〕
(四)胆∶寒。主时气盛热,疳 ,小儿惊痫。十月勿食,伤神。〔证〕
(五)小儿惊痫 ,熊胆两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涎良。〔证〕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一)熊脂∶微寒,甘滑。冬中凝白时取之,作生,无以偕也。脂入拔白发膏中用,极良。脂与猪脂相和燃灯,烟入人目中,令失光明。缘熊脂烟损人眼光。〔证〕
(二)肉∶平,味甘,无毒。主风痹筋骨不仁。若腹中有积聚寒热者,食熊肉永不除差。〔证〕
(三)其骨煮汤浴之,主历节风,亦主小儿客忤。〔证〕
(四)胆∶寒。主时气盛热,疳 ,小儿惊痫。十月勿食,伤神。〔证〕
(五)小儿惊痫 ,熊胆两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涎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