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糯米俗称江米、元米。其质柔粘,性味甘温。营养成分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外,尚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较为全面。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糯米具有暖脾胃,补中益气,缩小便的功效。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亦称“糯米甘温补肺气,充胃津,助痘浆,暖水脏”。但因为糯米性粘滞,难以消化,多食可助湿生痰,损伤脾胃,故糯米不宜多食,脾虚病人和小儿以不食为佳。
【应用实例】
1.痈肿:糯米煮饭,乘热入盐、葱白(碎)少许,敷之即愈。
2.自汗:糯米配小麦麸同炒为末,每次服10克,日服3次.
3.久泻:糯米500克,淮山药50克,炒熟研末,每晨取半碗,加砂糖2匙,胡椒粉少许,开水调服。
4.胃痛:糯米、红枣各适量,煮粥食用。
5.产后体弱:糯米酒、鸡肉适量,红枣(去核),生姜几片。将上几味共蒸,鸡肉熟即可食用。
6.失眠:糯米50克,小麦米50克,共煮粥,加适量红糖或白糖,服用。
7.咳嗽:糯米60~100克,百合20~30克,甜杏仁12~20克。将上几味洗净,加水煮粥,食用。
8.尿崩症:爆糯米花和桑根白皮各30克,水煎,分2次服。
9.颈淋巴结结核:糯米1份,槐米2份,分炒黄共研末,每晨空腹开水冲服9克。
10.吐血:糯米25克,莲子心7枚,共为末酒送服。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糯米俗称江米、元米。其质柔粘,性味甘温。营养成分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外,尚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较为全面。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糯米具有暖脾胃,补中益气,缩小便的功效。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亦称“糯米甘温补肺气,充胃津,助痘浆,暖水脏”。但因为糯米性粘滞,难以消化,多食可助湿生痰,损伤脾胃,故糯米不宜多食,脾虚病人和小儿以不食为佳。
【应用实例】
1.痈肿:糯米煮饭,乘热入盐、葱白(碎)少许,敷之即愈。
2.自汗:糯米配小麦麸同炒为末,每次服10克,日服3次.
3.久泻:糯米500克,淮山药50克,炒熟研末,每晨取半碗,加砂糖2匙,胡椒粉少许,开水调服。
4.胃痛:糯米、红枣各适量,煮粥食用。
5.产后体弱:糯米酒、鸡肉适量,红枣(去核),生姜几片。将上几味共蒸,鸡肉熟即可食用。
6.失眠:糯米50克,小麦米50克,共煮粥,加适量红糖或白糖,服用。
7.咳嗽:糯米60~100克,百合20~30克,甜杏仁12~20克。将上几味洗净,加水煮粥,食用。
8.尿崩症:爆糯米花和桑根白皮各30克,水煎,分2次服。
9.颈淋巴结结核:糯米1份,槐米2份,分炒黄共研末,每晨空腹开水冲服9克。
10.吐血:糯米25克,莲子心7枚,共为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