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䶳
伝
餫
筠
齫
齳
熨
愠
煴
緼
缊
蕰
蘊
韞
馧
韗
芸
馻
陨
隕
䡝
云
傊
允
勻
匀
喗
囩
夽
奫
妘
孕
恽
惲
愪
慍
抎
昀
晕
暈
枟
橒
殒
殞
氲
氳
沄
涢
溳
澐
熅
熉
狁
畇
眃
磒
秐
筼
篔
紜
縕
縜
纭
耘
耺
腪
荺
蒀
蒕
蒷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佝
冓
勾
啂
坸
垢
够
夠
姤
媾
岣
彀
搆
撀
构
jī
賷
拼音:
ji
注音:
ㄐㄧ
部首笔画:
7
总笔画:
17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貝
造字法:
五笔86:
FKKM
五笔98:
FKKM
五行:
Unicode:
U+8CF7
四角号码:
40806
仓颉输入法:
JBBUC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賷字拼音(带声调)
jī
賷字笔顺
横竖竖折横竖折横捺折竖折横横横撇捺
賷字的组词
赏賷
与賷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賷
jī ㄐㄧˉ
◎ 同“赍”。
汉语字典
[①][jī]同“賫1”。亦作“賫1”。
音韵参考
[广 韵]:祖稽切,上平12齊,jī,蟹開四平齊精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貝字部】 賷;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211第12
【廣韻】祖稽切【集韻】牋西切,𠀤音躋。【篇海】齎或作賷。【周禮·春官·小宗伯】受其將幣之齎。【釋文】本又作賷。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