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㯦
㼤
㾨
䀈
䀙
䁈
䁉
䄎
䄢
䄫
䅤
䅲
䉝
䉻
䋯
䌌
䎢
䏅
䏌
䏠
䏿
䐡
䑴
䒗
䒻
䓅
䔇
䙄
䚉
䚍
䛴
䞚
䟄
䟚
䡋
䡔
䢀
䣛
䧘
䧵
䩓
䫏
䫔
䬣
䭫
䭬
䭶
䭼
䰇
䰴
䱈
䲬
䳢
䶒
䶞
擖
髂
鞐
洽
硈
葜
卡
胢
冾
圶
峠
帢
恰
拤
掐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脛
腈
茎
荆
荊
莖
菁
蟼
誩
警
踁
迳
逕
鏡
镜
fén
岎
拼音:
fen
注音:
ㄈㄣˊ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7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山
造字法:
五笔86:
MWVN
五笔98:
MWVT
五行:
Unicode:
U+5C8E
四角号码:
28727
仓颉输入法:
UCSH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岎字拼音(带声调)
fén
岎字笔顺
竖折竖撇捺折撇
岎字的组词
与岎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岎
fén ㄈㄣˊ
◎ 〔岎崯(
yín
)〕(山)高峻,如“尔乃苍山隐天,岎岎迴丛。”
汉语字典
[①][fén][《字彙》符分切]见“岎崯”。
音韵参考
[国 语]:fēn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山字部】 岎; 康熙笔画:7; 页码:页308第21
【正字通】敷文切,音汾。岎崯,山貌。【揚雄·蜀都賦】岎崯迥叢。 又【楊時偉·正韻牋】亦作岔。音差。今遼東有三岔河,爲山海要隘。或讀去聲。【通雅】山歧曰岔,水岐曰汊,二音同。又路之岐道名曰䟕。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