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鷉
鹈
㖒
㗣
㡗
㣢
㬱
㯩
䅠
䌡
䎮
䔶
䙗
䚣
䛱
䝰
䣡
䣽
䧅
䨑
䪆
䬾
䯜
䴘
䶏
䶑
琠
痶
搷
緂
舔
舚
倎
兲
唺
塡
填
天
婖
屇
忝
恬
悿
掭
晪
殄
沺
淟
添
湉
瑱
璳
甛
甜
田
畋
畑
睓
碵
磌
窴
胋
腆
菾
覥
觍
賟
酟
錪
闐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黮
黵
㔊
㕪
㗖
㡺
㫜
㱽
㲷
㵅
㺗
㽎
䃫
䄷
䉞
mí
蒾
拼音:
mi
注音:
ㄇㄧˊ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2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
艹
造字法:
五笔86:
AOPU
五笔98:
AOPU
五行:
Unicode:
U+84BE
四角号码:
44309
仓颉输入法:
TYFD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蒾字拼音(带声调)
mí
蒾字笔顺
横竖竖捺撇横竖撇捺捺折捺
蒾字的组词
荚蒾
与蒾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蒾
mí ㄇㄧˊ
◎ 〔荚蒾〕一种灌木,红色核果可食,种子可榨油。
汉语字典
[①][mí][《集韻》緜批切,平齊,明。]木名。参见“莢蒾”。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蒾;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050第22
【集韻】緜批切,音迷。莢蒾,草名。【詩疏】一名挈橀。【本草】一名羿先,葉似楡,子兩兩相對。詳莢字註。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