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常见生僻字
篞
糱
糵
聂
聶
臬
臲
苶
菍
蠥
讘
踂
踗
蹑
躡
錜
鎳
鑈
鑷
钀
镊
镍
闑
陧
隉
顳
颞
齧
㜸
㖖
㘿
㙞
㚔
㡪
㩶
㮆
㴪
㸎
䂼
䄒
䌜
䜓
䯀
䯅
䯵
囜
您
拰
㤛
䋻
䚾
䛘
嬣
薴
濘
佞
侫
倿
儜
凝
咛
嚀
宁
寍
寕
寗
寜
寧
拧
擰
查汉字
搜索
热门搜索:
㬣
㳔
㵽
䇏
䇤
䔪
䨴
䨺
䬈
䬽
䯟
沌
蹲
敦
獤
jí
螏
拼音:
ji
注音:
ㄐㄧˊ
部首笔画:
6
总笔画:
16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部首:
虫
造字法:
五笔86:
JUTD
五笔98:
JUTD
五行:
Unicode:
U+878F
四角号码:
50184
仓颉输入法:
LIKOK
GBK编码:
规范汉字编号:
螏字拼音(带声调)
jí
螏字笔顺
竖折横竖横捺捺横撇捺横撇横横撇捺
螏字的组词
与螏相关的成语
基本解释
●
螏
jí ㄐㄧˊ
◎ 〔螏蟍(
lí
)〕蝍蛆的别称,即“蜈蚣虫”。
汉语字典
[①][jí][《集韻》昨悉切,入質,從。]见“螏蟍”。蝍蛆的别名。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螏;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092第44
【集韻】昨悉切,音疾。螏䖿,蟲名。【玉篇】本作蒺。【爾雅·釋蟲】蒺藜,蝍蛆。【註】似蝗而大腹長角,能食蛇腦。 【類篇】或作𧎿。𧎿字原从疒从蚕作。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