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zhí
  • 拼音:zhi
  • 注音:ㄓˊ
  • 部首笔画:6
  • 总笔画:11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形声
  • 五笔86:BKWY
  • 五笔98:BKWY
  • 五行:
  • Unicode:U+804C
  • 四角号码:16480
  • 仓颉输入法:SJRC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2192
提交资料
  • 职字拼音(带声调)
    zhí
  • 职字笔顺
    横竖竖横横横竖折横撇捺
  • 职字的组词
    罢职 八职 拜职 百职 颁职 版职 板职 备职 卑职 本职 贬职 边职 宾职 秉职 部职 不职 材职 常职 撤职 趁职 称职 诚职 褫职 弛职 出职 春职 辍职 辞职 词职 带职 代职 当职 到职 得职 地职 典职 调职 顶职 渎职 夺职 贰职 废职 非职 分职 奉职 讽职 凤职 赋职 副职 辅职
  • 与职相关的成语
    各有所职 官卑职小 克尽厥职 恪尽职守 旷职偾事 滥用职权 设官分职 寿不压职 玩忽职守 一官半职
  • 基本解释

    (職) zhí   ㄓˊ ◎ 管理某种事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职业。职务。职守。职权。天职。尽职。 ◎ 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职工。职位。职员。职称。以身殉职。 ◎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卑职。职当奉命。 ◎ 掌管:职掌。 ◎ 由于:职此而已。

    英文翻译

    duty   job   office   post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職 zhí  〈动〉 (1) (形声。从耳,只(戠 zhí )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 同本义 [remember]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be responsible for;be in charge of;take office]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fulfil one's duty;be competent for one's job or position]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词性变化 職 zhí  〈名〉 (1) 职务;职业;职责 [duty;job;occupation]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post;office]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tribute]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 汉语字典

    [①][zhí][《廣韻》之翼切,入職,章。]亦作“聀1”。“职1”的繁体字。亦作“軄1”。(1)职务;职业;职分;职责。(2)职位。亦指任职的处所。(3)主管;任职。(4)尽职;称职。(5)功能,效用。(6)常,正常。谓正常的生活及常业。(7)常,正常。谓理所当然;常道。(8)应纳的赋税或贡物。(9)旧时下属对上司的自称。(10)犹惟,只。表示主要由于某种原因。(11)助词。犹当,尚。(12)通“幟”。旗帜。(13)通“識”。认识;识别。(14)姓。汉有职洪。[②][tè][《集韻》敵德切,入德,定。]通“樴1”。亦作“聀2”。“职2”的繁体字。小木桩。

    音韵参考

    [平水韵]:入声十三职[粤 语]:zik1[闽南语]:chit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耳字部】 職;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967第05【廣韻】之弋切【集韻】【韻會】質力切,𠀤音織。【說文】記微也。【徐曰】國有六職,皆主記事之微也。【增韻】執掌也。【爾雅·釋詁】職,主也。【博雅】職,事也。【書·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周禮·天官·大宰】九曰閒民,無常職。【註】謂無事業者。【史記·張丞相傳】沛公以周昌爲職志。【註】職,主也。志,旗幟也。謂掌旗幟之官也。 又【爾雅·釋詁】職,常也。 又貢也。【左傳·襄二十八年】共其職貢。【淮南子·原道訓】海外賓伏,四夷納職。【註】職,貢也。 又專也。【詩·大雅】民之罔極,職涼善背。【註】專由小人,名爲直諒。而實善背也。 又【揚子·方言】憐職,𢙴也。言相𢙴憐者,吳越之閒謂之憐職。 又職職,多也。【莊子·至樂篇】萬物職職。 又姓。【姓譜】周禮有職方氏,後因官爲氏。【風俗通】漢山陽令職洪之後。又【集韻】敵德切,音特。杙也。周官有職人。戚兗讀。或作樴樲。 又【集韻】逸織切,音弋。義同。 又與幟同。【史記·叔孫通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註】職,音幟。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