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典
热门搜索:
jīn
  • 拼音:jin
  • 注音:ㄐㄧㄣ
  • 部首笔画:6
  • 总笔画:12
  •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 简体部首:
  • 造字法:会意
  • 五笔86:TELB
  • 五笔98:TEER
  • 五行:
  • Unicode:U+7B4B
  • 四角号码:88227
  • 仓颉输入法:HBKS
  • GBK编码:
  • 规范汉字编号:2688
提交资料
  • 筋字拼音(带声调)
    jīn
  • 筋字笔顺
    撇横捺撇横捺撇折横横折撇
  • 筋字的组词
    扯筋 抽筋 村筋 钉筋 丰筋 扶筋 钢筋 钢筋 弓筋 箍筋 骨筋 骸筋 脊筋 筋结 筋竹 筋液 筋血 筋痿 筋退 筋头 筋条 筋缩 筋髓 筋丝 筋书 筋肉 筋皮 筋驽 筋纽 筋膜 筋脉 筋马 筋络 筋挛 筋膂 筋缕 筋力 筋絶 筋绝 筋节 筋角 筋急 筋骸 筋骨 筋根 筋骼 筋革 筋榦 筋簳 筋竿
  • 与筋相关的成语
    剥皮抽筋 抽筋拔骨 抽筋剥皮 村筋俗骨 豆渣脑筋 钢筋铁骨 骨软筋麻 刮骨抽筋 鹤骨松筋 鹤骨龙筋 劳筋苦骨 脸红筋涨 脸红筋暴 柳骨颜筋 努筋拔力 柔筋脆骨 伤筋动骨 擢筋割骨 擢筋剥肤
  • 基本解释

    jīn   ㄐㄧㄣˉ ◎ 肌肉的俗称:筋力。筋肉。筋疲力尽。 ◎ 肌腱或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筋骨。筋道(“道”读轻声)。蹄筋。 ◎ 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筋络。筋脉。青筋暴露。 ◎ 像筋的东西:钢筋。橡皮筋儿。

    英文翻译

    muscle   tendon   veins that stand out

  •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jīn  〈名〉 (1)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2) 同本义 [tendon] 筋,肉之力也。——《说文》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 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4) 肌肉的旧称 [muscle]。如:筋丝无力(没有一点力气);筋疙疸(凸出的肌肉) (5) 静脉 [veins that stand out under the skin]。如:筋脉 (6) 类似或可比作肋的东西 [articles resembling tendons or veins]。如:叶筋;丝瓜筋;橡皮筋 (7) 加强物、加固物 [reinforcement]。如:钢筋 (8) 植物的脉络 [veins]。如:这菜筋多嚼不烂

  • 汉语字典

    [①][jīn][《廣韻》舉欣切,平欣,見。]亦作“1”。(1)肌肉;肌腱或附在骨头上的韧带。(2)像筋般的东西。(3)静脉管。参见“筋絡”、“筋脈”。(4)植物的脉络。参见“筋絡”。

    音韵参考

    [广 韵]:舉欣切,上平21欣,jīn,臻開三平欣見[平水韵]:上平十二文[粤 语]:gan1[闽南语]:kin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筋;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882第26〔古文〕竻【廣韻】【集韻】【韻會】舉欣切【正韻】居銀切,𠀤音斤。【說文】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禮·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周禮·天官·醫師】凡藥以辛養筋。【釋名】筋,力也。肉中之力,氣之元也,靳固于身形也。 【博雅】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 又竹名。【戴凱之·竹譜】筋竹,長二丈許,圍數寸,至堅利,南土以爲矛。其筍未成竹時,堪爲弩絃。 又藥名。【本草】白茅根,一名土筋。 又姓,出【姓苑】。 又【集韻】渠焉切,音乾。大腱也。 【篇海】俗作䈥。
  • 字源字形